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00|回复: 5

[JP] 日文汉字基础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7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文汉字(日文:漢字,假名:かんじ,罗马字:Kanji)是书写日文时所使用的汉字。日文汉字的写法基本上与中文使用的汉字大同小异。有一部分日文独创的汉字,则称为“日制汉字”或“和制汉字”。《诸桥大汉和辞典》是最大的日文汉字字典,共记载接近5万个汉字,不过在战后的现代日文中常用的汉字大约只有数千个。(古典日文中则与繁体中文无异。)

历史
究竟汉字什么时候从中国传到日本没有定论,不过一般认为,汉字是于公元5世纪随着一些佛教僧侣将中国的经书带到日本而传入的。这些经书的汉字当初是模仿中国僧侣的发音来读的,不过一套称为“汉文”的书写系统开始得以发展。汉文主要是中文文章插入日语独有的助词,让日语使用者可以依从日语的语法去阅读汉字写成的文章。

当时日文并没有书写系统。后来发展出一套源自《万叶集》、称为万叶假名的表音系统,万叶假名使用的是一套指定的汉字,纯粹假借它们的发音来表记日文诗歌。以草书书写的万叶假名后来演变成今日的平假名。当时不被允许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也能使用这套平假名来书写日文。平安时代大部分的女性文学都是以平假名来书写的。片假名也是从差不多的方式发展的:寺庙里面的学生把汉字的其中一部分分拆出来成为片假名,用来标注汉字的发音,还有汉文里的日语助词。

随着日文书写系统得以成熟和发展,如今汉字用于大部分名词、形容词和动词,而平假名则用来书写动词词尾(送假名)、纯日语词汇、或者表记汉字难写的词汇。平假名也用于标记日文汉字的读音(振假名)、和书写给汉字水平不够的人为对象的读物,如小孩、日语学习者的书籍。

片假名则由于它的方形结构,用于象声词和外来语。片假名用来书写外来语的习惯来的比较晚,外来语原先是用汉字书写表意的,如“煙草”代表“tabako”。不过现在反过来有许多外来语词汇正在代替一般词汇。有语言学家估计现今常用日语有3分之1是外来语及和制英语。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音

日文汉字的读法分音读、训读两类。大部分日文里的汉字都有音、训二读。

音读
指源自中国的读音,与中文的汉字发音近似。另可细分为吴音、汉音、唐音3类。公元5至6世纪,汉字由中国或者朝鲜传入日本,在此时传入日本而得日文读音的汉字,当时没有读法的名称,学汉音之后,此读法称为“吴音”,“吴”是学汉音的留学生叫的蔑称。另外,在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派遣往大唐长安学习的日本学者,把中国的汉字带回日本,依这种方式得音的日语汉字称为“汉音”;再加上镰仓时代以后(南宋至明清),随禅宗的留学僧或者贸易商人所传入日本的汉字读音,共称为“唐音”。
训读
是与中文读音无关联的汉字读法,是为了标示原来存在的日文词汇而加上联系的汉字,可说是为了解决原本日文词汇有音无字的现象。有时中国的部分方言和韩文也会有汉字训读的现象。
日文部分词汇也有音、训二读,并有不同意思。例如“仮名”(假名)一词,音读为“かめい”(kamei),意思为假的名字。训读读作“かな”(kana)的话则指用来书写日文字的平假名、片假名的总称。

为了表示汉字的发音,书写日文时可以在汉字旁添上假名,表示汉字的读法。这种近似中文注音或拼音的标记,在日文叫做“振假名”(振り仮名,furigana)或“读假名”(読み仮名,yomigana),常见于幼儿书籍、日语学习者书籍中,或用来表示不常用汉字或日本人姓名的发音。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法

国字(和制汉字)

国字(辻)日文汉字多数直接借自中文汉字,但亦有百余个汉字是由日人利用六书自创,这些汉字称为“国字”或“和制汉字”:

峠 (とうげ;touge):山口,鞍部
榊 (さかき;sakaki):杨桐,常绿树
畑 (はたけ;hatake):旱田,田地,专业的领域
辻 (つじ;tsuji):十字路口,十字街,路旁,街头
働 (はたらく;hataraku):工作
部分汉字亦逆输出至其他汉字文化圈地区。如现代中文收录:“呎”、“腺”、“癌”、“鳕”。


国训
部分日文汉字的意思和原来中文汉字的解释有所出入。这些汉字被称为“国训”:

沖 oki (岸边,取其“水中”之会意)
椿 tsubaki (山茶花)

字体

部分汉字有“旧字体”和“新字体”之分,类似中文的正体字和简体字:

新字体:国;旧字体:國;音读:こく(koku);训读:くに(kuni)
新字体:号;旧字体:號;音读:ごう(gō)
新字体:変;旧字体:變;音读:へん(hen);训读:かわる(kawaru)
旧字体在二次大战之前使用,1946年由文部省引入新字体。

日本新字体基本上是通过去掉笔画的方式,但也有例外。常见的如

新字体:歩;旧字体:步;音读:ほ、ふ、ぶ(ho, fu, bu);训读:あるく、あゆむ(aruku, ayumu)
新字体:賓;旧字体:賓;音读:ひん(hin)
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以上两字都含有“少”字缺一点的部分,新字体就干脆写成“歩”,消灭了一个不常用的偏旁。

还有些新字体成为了近义字或同音字取代(按:此处指日语中,不以中文为基准思考),如

新字体:欠;旧字体:缺;音读:けつ(ketsu);训读:かける(kakeru);(中文“缺”“欠”不同字。)
新字体:缶;旧字体:罐;音读:かん(kan);(中文“缶”“罐”不同字。)
新字体:死;旧字体:屍;音读:し(shi);训读:しぬ(shinu);(中文“尸”“死”不同字。“屍體”新字体写作“死体”。)
新字体:部;旧字体:篰;熟字训读:“篰屋,heya”变成“部屋,heya”
有些新字体被简化到被另一个毫无关联的字来代替。如:

新字体:芸;旧字体:藝;音读:gei;新字体只保留了旧字体的草字部“艹”与底部的“云”。
原本“芸”音读是“うん(un)”,训读是“くさぎる”(kusagiru),是“草(kusa)”和“切る(kiru)”的合成词,即除草的意思。新字体里这种读法已经废除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日常使用汉字

日本ZF于1946年进行了一次文字改革,规定了1850个“当用汉字”。当用即“当前使用”或“应当使用”之意。这1850个之外的汉字不再使用,改以假名表记,或是用同音、同义字代替。于是产生以下情况:

残骸→残がい
附近→付近
由于社会人普通认为“当用汉字”对于社会影响实在太大,于是1981年10月1日日本ZF又颁订1945个“常用汉字”,新增少量汉字。并以“目安”为准(即一般社会生活中使用汉字的大致上的标准,不再有强制力)。

日本的中国文字简化改革,最初实际上是脱汉运动,甚至有文字拼音化的计划。这与汉语拼音或韩文汉字处境相同。


教育汉字
出现在“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的附录,俗称“教育汉字”。经过1968年、1977年、1989年的追加与改订,现在共计1006字,从小一到小六,各个学年的分配为80字、160字、200字、200字、185字、181字。


常用汉字
1,945个。
发表于 2008-5-17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话对汉字就有很多训读~~
发表于 2008-5-18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日语真没什么研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虎纹猫家园

GMT+8, 2024-5-2 17:41 , Processed in 0.19908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