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46|回复: 2

[转帖] 《二十二》单日票房破2600万创奇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7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战狼2》奔着50亿去了,《心理罪》破两亿了,而反映幸存慰安妇生活现状的纪录电影《二十二》也正在创造奇迹:截止到昨日(8月16日)22时,《二十二》的单日票房已突破2600万。截至观察者网发稿,《二十二》总票房已达4931.9万。距离内地纪录片票房纪录《我们诞生在中国》(6660万)仅剩一千多万。
       
        《二十二》是一部以纪录中国幸存慰安妇的纪录片,这更是一部与时间在赛跑的电影,影片开拍时这群老人的人数是22人,但等到影片上映时,人数已经变成了8人,正如评论所言:我们来得太晚,她们走得太快。
        从上映第二天(8月15日),《二十二》经历了最“梦幻”的48小时。在单日排片占比4.8%的不利情况下,票房占比达到了8.4%,最终拿下1311.57万的单日票房,成为国内首部单日票房破千万的纪录片。(观察者网注:此前国产纪录片单日票房纪录保持者为《我们诞生在中国》,单日票房成绩为689.2万。)
       
        这也是令无数人感动的48小时,从最初影迷担心的排片、票房问题,到市场自动将排片双手奉上,《二十二》凭借强大口碑走出了典型的票房逆袭曲线。
        除了《战狼2》,比《二十二》票房高的《心理罪》和《侠盗联盟》排片和票房输出比均为负数,这也就意味着其排片量大于实际市场需求。
        除此之外,《二十二》34.4%的上座率也远超其他竞争对手。
        而片方之前多次表示,对票房没有太多的期待,“目标票房约600万”。导演郭柯之前也表示,如果影片在扣除成本之外有盈利,将全部捐给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管理,用于这些老人未来的生活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工作。
        这个夏天,我们可能见证了中国电影的真正拐点——边缘的,走向主流;流行的,备受审视。
       
        《二十二》剧照(图片来自豆瓣电影)
        这个暑期档,市场最看好的大明星大制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折戟,题材相对小众的军事动作片《战狼》刷新影史记录,连续三部记录类电影勇夺票房。这些任何市场预测者都无法预测的情形,让我们可以相信:哪里有危险,哪里也便生拯救,在国内影市的票房之困里,真的生出了希望。
        媒体曾将票房增长放缓的2016年视为中国电影的拐点,还引来影视大佬们的各种反驳。如今看来,2016年的电影市场,更多是告诉我们,观众不看什么;2017年才真正给出了答案:观众想看什么。
        严肃题材的力量
        只从电影的意义来看,《二十二》就已经达到了“五星”水准。正如导演郭柯在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不是我多牛,而是我聚焦的那个群体。
        8月14日,正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二十二》作为国内首部获得公映许可证的“慰安妇”题材纪录片登陆国内院线。在获得了张歆艺、冯小刚、吴京等明星的力挺,国内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大号的主动发声后,这部电影迅速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
        《二十二》以“抢救式”的拍摄纪录了22位“慰安妇”老人,其所承载的意义已经大于电影本身。而且运气极佳,档期撞上了《战狼2》。
        撞上《战狼2》,于别的电影是大不幸,对《二十二》则是相得益彰。有网友说:“《战狼2》让我们看到了国力强盛,《二十二》让我们记住了勿忘历史。”从这一角度来说,《二十二》就是《战狼2》的前传。
        而且,目前活跃在影市的商业类型片大多口碑平平,这也给了《二十二》逆袭的基础。凭借着“严肃”的题材和“真实”的情感,《二十二》再次演绎了口碑逆袭的经典路线。
        今年6月,《冈仁波齐》上映。这部电影聚焦藏区普通人的朝拜之旅,关乎信仰。而当时的影市,正是进口片轮流坐庄,国产片就如没有信仰的人,在盲目中徘徊。《冈仁波齐》的出现,让许多影迷看到了华语电影人的信仰。
        正因如此,大量影迷、影评人力挺该片,认为这是国产电影的一片“净土”。于是,这部电影同样凭借着“严肃”的题材和“真实”的情感拿下近亿票房,也直接催生了《皮绳上的魂》走入院线。
        从《冈仁波齐》到《二十二》,这样的纪录片在如今的商业电影市场显得十分可贵。对口碑不佳的类型片产生审美疲劳的影迷,开始逐步接受这些曾经边缘的影片。而聚焦特殊群体的纪录片,也的确有被记住的价值。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纪录片就成为电影市场的一股清流。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国产纪录电影的票房分别是1815万元、3163万元、7795万元,同比增长74%、146%。
        去年上映的国产纪录电影中,《我们诞生在中国》以6654万元创造了中国纪录电影(不含真人秀)的最高票房纪录,《舌尖上的新年》《我在故宫修文物》《生门》等影片也都引发了人们观影和讨论的热潮。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民营公司开始进入纪录电影领域,投资制作纪录电影。相对小众的纪录电影为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也开始积极拓展新的传播途径,跨媒体推广、传播成为趋势,促进了纪录电影票房的增长。
        被“消费”的真实
        《二十二》再替纪录片“火”了一把,其实已不算十分意外。“质量为王”早已是影迷的首选,并且不再只将电影视为娱乐,也将其作为思考和更多复杂感情的出口。
        但伴随着《冈仁波齐》和《二十二》走红,也引发一些争议。常年带有“情怀”色彩的纪录片,已经做好被消费甚至过度消费的准备了吗?
        纪录片毕竟和剧情片不同,它基于导演可虚构的空间过于狭小。特殊群体必然需要放在特殊语境下去解读。《冈仁波齐》票房逆袭的背后,也有贩卖民族风情、消费民族信仰的争议。
        而因为电影的“良心”,也让很多人以过于“道德化”的姿态对电影进行盲目鼓励。似乎不去电影院看就成了没情怀、纵容烂片的“异己分子”。但这种声音越大,反对的声音也就越大。
        但从《冈仁波齐》的角度来说,究竟该如何看待朝拜的意义,一个生完孩子的产妇在冬天趴在地上朝拜,应该去褒奖还是批评,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公正且准确的答案。
        现在,《二十二》刚刚开始逆袭,批评的声音也随之出现。“贩卖伤痛”、“二次伤害”的质疑也有其自身的道理。虽然导演和片方都声称创作时尽可能“去标签化”,但当摄像机放在这些老人面前,“去标签化”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因为“慰安妇”本身就是政治的,它自带标签和属性,这不容创作者去选择和摘除。如今排片的逆袭,片方也经历着考验。一方面电影排片场次多了,上座率必然会下降。另一方面则是电影被“透支”,毕竟从题材到类型,电影都过于小众。
        如何让《二十二》不是“慰安妇”纪念日的“消费品”,既考验片方的营销策略,也考验影迷的观影素质,甚至是对国民性的一次拷问。毕竟在国内,“性暴力”仍然是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它发生着,它存在着,但一切更多是在地下。
        “慰安妇”作为抗日战争的一部分,它不容被抹去。但这又是战争最为痛苦的一部分,没人愿意总被提起。究竟拍摄是否会对老人造成“二次伤害”,这根本说不清楚。
        在这件事上,没人可以感同身受,这是跨越数十年情感累积做出的选择,而这个选择未必是自愿或者必须的。此前,许多媒体曾报道某些地方慰安所遗址遭到街坊排斥,慰安妇被迫接受采访或者“热心捐助”,她们的姓名、年龄、遭遇事无巨细的公布在大众面前。
        面对这种“二次曝光”,她们如何去接受,大众又能接受多少?电影是短期民族情绪的消费品,还是被长久铭记的个人历史,这些都无法被预知。但绝非曝光程度越高,效果越好。
        《二十二》的制作成本只有300万,宣发费只有40万。迄今为止其口碑和票房都让其成为当之无愧的“黑马”。影迷竞相力挺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电影本身。而随之而来,伴随着纪录片兴起的“道德消费”,或许注定是类型崛起必须承受之重。
        导演说,“我拍的不是慰安妇,是人”。但影迷看到的,究竟是“慰安妇”还是“人”,或许才是更为关键的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17-8-17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热评

家常菜:战狼2和二十二前后上映,前后我们看到了我们已不是以前和我们忘不了以前的痛。。爱国片就该这么上排才对,一味拍:抗战中,抗性中的,仿佛我们一直沉沦在这种状态一样,该醒了,现在是21世纪,中国的世纪

临水流城:不敢看,不过我决定,买张票,支持一下

面朝大海:看了、这是少有的好片子,能让我们重新思考盛世中国,反思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现在和展望我们的未来!诚心诚意地希望每一位中国女性、每一位中国男人和中国军人都看看这部片子;女性从日本人在战争中的兽性中反思女性与时代、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国男人需要知道一个没有血性的民族如果失败,他们的母亲、妻子和女儿将遭受什么样的命运,而中国军人更可以反思军人的责任和一旦在战争中失败的后果。片中每位受害者老人都肩负着中华民族过去一段悲惨的历史;这种历史之重是我们今天依然都无法承受的;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能量理论告诉我们;能量=重量的加宇宙常数光速的平方,如此沉重的中国历史如果不能转化为中国历史前进的动力,一定就会转变为中国历史的惰性。幸运的是现代中国早就被这些血海一般深重的中国历史之重推进和加速;我们必须永志不忘这些历史,而且正义必须得到实现!日本政府对慰安妇的政治选择就是公然否认和彻底拖延,这些人以为只要这些历史的亲历者和受害者的生命自然消逝后,日本民族的历史罪孽就可以被遗忘;他们继续伤害战争受害者的罪恶和痴心妄想最终必有历史的回应!影片最让我心动的是这些经历过中华民族最沧桑时光老人们,其实对历史的认知坚决而清晰;出生在韩国、还记得儿时故乡韩国阿里郎民歌的朴车顺老人,对中国人民救星毛泽东的感恩之情让我们心动。她在战乱和日本人的铁爪下余生后,选择留在中国大地上并把自己的名字改成跟毛泽东的姓,成为中国大地上的一位老奶奶毛银梅,她说她热爱毛主席,因为毛主席关怀她这样的人!还有那位海南的老奶奶,也告诉大家她对毛泽东的热爱;这些经历过人生最深重苦难的人们,告诉了我们最深的拯救和感恩是什么!感谢制作这部影片的所有人,还有那些在影片字幕上行云流水一般留下姓名的众筹朋友;有你们中国就有良心!人类的一切其实都在我们的心中和道德之中;让野兽一般摧残女性和拒不认罪的野蛮人毁灭,让中国人的善良、宽容和感恩之心永在,这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EVANGELION昊宇:昨晚在电影院看了。整部影片放映期间,放映厅里没有往日看其他电影的喧闹,只有零星的小声啜涕,大家神色严肃,庄重。直到影片放映结束,有个7、8左右的小孩对着家人说:“这部电影好无聊,到底在说什么?”我们才能明白,历史与现实的沉重是年幼的孩童无法理解的……

Joe:今晚和老婆一起去看,思前想后,还是去看!

Windwind414:一直不太敢看731和二十二这样的片子……心理承受不了的还是别看了,免得像张纯如一直走不出来

ykkhoy:一些人不明白为何不少军工科研人积劳成疾,老一辈的人愿意一代人吃三代人的苦,我想到了龙芯首席科学家胡伟武讲过的一段故事:“龙芯团队有一个老研究员黄令仪老师,今年八十岁了还天天在屏幕前拖着鼠标查版图。有一次我请黄老师参加某用于安全领域的芯片研发工作时,黄老师脱口而出:胡老师,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我是亲眼见过我的同胞被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死的。前辈的精神感染了我们,前辈的荣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让我们咬着牙关,勇往直前!”
发表于 2017-8-17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时候我可以看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虎纹猫家园

GMT+8, 2024-4-19 13:51 , Processed in 0.03570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