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60|回复: 3

[转帖] 自然测量员:我家小区被貉“攻占”了,喂猫人士干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6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自然测量员”(ID: NatureWanderer),观察者网经授权后转载】
上海松江某小区貉的情况,比我们预计的要严重和紧迫的多。
我们曾经对于一位业主被貉咬伤的伤口“充满疑惑”,也曾经不相信为什么这个小区的貉会不再温和、羞怯(详见上海“人貉之争”:城市生态管理的新常态)。但是和当事人反复沟通之后,特别是在白天和夜晚几次走访之后,我们发现最初的判断错了。
我们看到了触目惊心的场景,这个小区(也许还有其他小区)中貉的情况,比之前想象中最差的情况还让人担忧。
二十只貉聚在一起争抢猫粮,背后还有更多幼貉|拍摄:王放
画面中的景象让人触目惊心,也完全违背了自然规律。仅仅这段画面中,就有二十只左右本应该温和、羞怯的野生幼貉丧失了对人的距离和恐惧。二十只幼貉聚在一起抢食猫粮,时不时相互撕咬,背后的黑暗中还有十几个发光的眼睛。
大群幼貉,意味着种群急剧增长|图片:王放
画面之中都是今年出生的幼貉,本应该扩散、寻找新栖息地、学习生存技能、并且优胜劣汰。但是因为面对着堆成小山的猫粮,它们数量泛滥、习性改变。这个过程中部分个体对人的依赖可能在得不到满足时转变为对人的攻击性,种群泛滥过程中潜在还有难以估计的传染病和寄生虫风险。
由于投喂,种群数量失控的貉|拍摄:王放
实际上一进入小区,三步一群的貉就让人意识到这个小区的情况前所未见,一定出现了特殊的诱因引起野生貉的种群泛滥。而后在我和小区居民询问的过程中,不断有貉被我手中的手电吸引,走到我们脚下探查,似乎是在乞食。
主动靠近乞食的貉,已经习惯了人类投喂|拍摄:王放
在小区之中,我观察到的幼貉和成年貉的比例至少是5:1,这意味着几乎每一只新出生的小貉都活了下来。这在自然界之中太反常了,意味着种群数量的失控。
投喂野生动物是对野生动物的巨大伤害
投喂野生动物,往往出于善意。但这样的善意,却几乎必然给野生动物带来巨大伤害。
投喂让野生动物丧失独立生存的能力。野生动物一旦变得偏好接受人为投喂,虽然不至于使其完全丧失在野外觅食的能力,但是会彻底降低对人类的警戒程度。从画面之中的貉,到大雁、绿头鸭,在幼年期如果持续受到人为投喂的影响,会变得依赖喂养甚至可能无法在自然环境中生存。
投喂让野生动物暴露在疾病风险中。动物极易通过人类的双手感染疾病,我们手上的各种细菌、病毒,甚至驱蚊水、沐浴露,在长期都可能使它们产生不良反应。
投喂增加野生动物疾病,也增加人畜共患疾病|图片:uga.edu
投喂影响野生动物的正常迁移。野生动物需要通过扩散完成基因交流,通过迁移寻找新的栖息地,在越冬、繁殖等关键行为前确立家域和领地。而持续的投喂过程中,投喂点的巨大吸引会让野生动物放弃正常的移动模式,失去关键的寻找越冬地、繁殖地、繁殖配偶的机会,最终陷入困境。
投喂让野生动物数量不正常的爆发。正常的动物种群处在迅速的更替之中,一些新生幼仔会在学习生存能力、寻找栖息地的过程中获得成功,而另外一些幼仔会死去。这样的生老病死是自然界之中最强有力的优胜劣汰,使野生动物种群维持健康和强大,维持种群的长远安全。而在小区之中,我观察到的幼貉和成年貉的比例至少是5:1,这意味着几乎每一只新出生的小貉都活了下来。它们只要肯抢猫粮吃,哪怕放弃其他的生存技能就可以活下来。而这个过程中,貉种群整体的生存力,反而可能出现严重衰退。
貉本身是一种温和、羞怯又充满好奇心的生物,在持续投喂下幼貉变得不再惧怕人类|图片:uga.edu
投喂影响野生动物的季节性迁徙和冬眠。在候鸟迁徙期,一旦出现有规律的投喂,一些迁徙鸟类会留恋食物而错过黄金迁徙期,最终遇到风暴雨雪死亡。在小区中,如果有规律地投喂貉很可能让它们在入冬前延迟冬眠/蛰伏,甚至频繁在冬眠/蛰伏期间醒来,打乱它们的固定节律。
投喂野生动物,在有些国家导致野生动物遭遇安乐死|图片:rvwheellife.com
在一些国家,投喂野生动物直接犯法,甚至会导致野生动物被强行安乐死。比如在美国的大提顿国家公园,一些熊学会了跑到人类营地觅食,鸣枪驱赶无效后,公园管理方会对于持续存在这样问题的熊实施安乐死。人类犯下的错,最终的受害者是野生动物。
投喂野生动物危害公共安全
一个之前被人们忽视的关键信息是,投喂城市野生动物对于公共的伤害,可能比预想更大。
人类的投喂会引发动物对人类的攻击行为,加强它们的侵略性。如此众多的貉聚集在一个小区,过高的密度影响它们的激素水平,频繁的争斗使它们随时处于一定程度的紧张之中。一旦不能够顺利获得食物,伴随着幼貉的成长,它们的攻击性可能加剧。例如文中的小区中,我待了3个小时,听到了不下20次貉群体打斗的嚎叫。类似经历从未在任何其他貉分布区发生过。
投喂可能诱发人畜共患疾病。在生态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密度制约”,指的就是野生动物局部密度过高之后,极容易出现传染病、病毒等爆发。这是自然界之中野生动物种群内部正常的调节手段之一,但是这样的爆发一旦出现在城市中,会给城市居民增添不必要的风险,并可能由流浪猫狗和城市啮齿类动物进一步扩散。如果投喂持续,貉的种群数量继续增加,我们担心疫病爆发的风险。
投喂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并且投喂带来的貉(或者其他动物)种群泛滥之后,所产生的粪便、尿液、血液,进一步污染社区环境。
一些国家的法律中,以及世界上绝大多数野生动物保护地,都严格禁止投喂野生动物|图片:stonehousesigns.com
《野生动物保护法》中被遗忘的动物投喂
在个别情况下,出于科研或者保护的需求,人为补充食物可以提升濒危珍稀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例如新西兰的小鹦鹉和欧洲的伊比利亚猞猁的保护工作中,都曾经采用投喂策略。但是这样的策略是在大量数据和调研的基础之上,用非常有策略、有控制的方式加以完成,并且随时对于效果和副作用进行评估。
严格管理下,投喂可以用于濒危物种种群恢复。比如鸮鹦鹉,通过投喂增加了它们繁殖的频率|图片:National Geographic
更大多数情况下,投喂野生动物有百害而无一利。无论是山上把猕猴投喂成抢夺游客财产的强盗,还是到拍鸟大棚中祸祸濒危珍稀鸟类,再到小区里面猫粮喂貉导致种群泛滥,对于野生动物和公共安全都存在严重漏洞。
投喂导致猕猴抢夺财物甚至袭击游客|图片:搜狐
以拍鸟大棚为例。棚拍,在欲望膨胀、毫无节制的人群推动下,已经快速成规模化、组织化的黑暗产业链。很多鸟棚散养着红耳鹎、朱雀、太平鸟、相思鸟等,均不在国家可人工繁殖驯养的种类或者《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中。一些经营者会承诺放飞,但往往由于时间不当,放飞地又非适宜生境,仍然导致鸟类死亡。这些漏洞,何时才能补上呢?禽流感的风险,又是否随时评估呢?
招引、投喂、捕捉鸟类的拍鸟大棚,是伤害野生鸟类的黑色产业链|图片:重庆晨报

最近的研究证明,取食人类食物的红嘴鸥营养状况不如取食自然食物的个体|图片:新华网
很遗憾的是,《野生动物保护法》中严格禁止了对于濒危珍稀动物和“三有动物”的捕猎行为,并且伴随着疫情的保护浪潮严格规定了食用野生动物禁令。但是对于野生动物的投喂,则被野保法忽略了。
未来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是否应该对于投喂野生动物有所规定?
一些情况下,对于野生动物的投喂甚至比捕杀野生动物危害更大。因为投喂野生动物在危害野生动物长远生存安全的同时,还可能危害公共安全。
如果全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法》难以对于这样的内容进行更改,那么地方法规——比如上海市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能否先行一步,明文禁止对于野生动物的投喂呢?
为野生动物的种群安全,也为人类社会的公共安全。
发表于 2020-7-26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没责任心的S B太多才多了那么多流浪猫
发表于 2020-7-27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人已经成了气候 网上一出投喂的事,就会有水军在里面说好人之类的话。
发表于 2020-7-29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虎纹猫家园

GMT+8, 2025-1-28 10:57 , Processed in 0.07174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